喀麦隆是非洲最多元化的国家之一,使用法语和英语两种官方语言。喀麦隆的自然气候和地理风貌相当丰富,集合了大自然给予非洲大陆其他国家几乎所有的特征。这里有火山、瀑布、高山、草原、丘陵、沼泽、河流、湖泊等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,存储着石油、锡石、黄金、铀、锰、铁矿石、石灰岩、近海天然气等丰富的矿藏,生长着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世界最古老的热带雨林,能看到非洲大陆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,可谓“整个非洲的缩影”。200多个民族使得喀麦隆的文化、习俗丰富多彩,其中既有居住在森林里的世界上身材最矮小的俾格米人,也有游荡于沙漠中的游牧民族,地质与文化的多样性使喀麦隆享有“小非洲”美誉。
(丰班 巴蒙王国 图片来源:www.baidu.com)
(Nyem Nyem 庆祝节日 图片来源:Wonderoon)
(喀麦隆火山 图片来源:www.baidu.com)
(尼奥斯湖 图片来源:www.baidu.com)
喀麦隆国土面积约为476,000平方千米,人口约为2,450万(2017年),全国划分为10个大省,首都为雅温得。该国最早的居民是俾格米人的巴卡部落,后来班图族从北方迁徙至此,成为喀麦隆的主要民族。“班图族的迁徙是非洲广大地区进入农业和铁器时代的过程,也是非洲广大地区早期人类演进和古代文明发展的过程”,但由于缺乏文字记载,有关古喀麦隆历史文明的资料少之又少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《非洲通史》,直到公元15世纪该地区才出现文字记载,这一时间点也因此被视为喀麦隆的关键历史节点。
首批到达喀麦隆沿海地区的欧洲人是15世纪70年代的葡萄牙人。早在1418年,葡萄牙人就乘船沿着非洲西岸南下,不断扩大自己的版图,并在非洲攫取大量的财富。他们先后发现了加纳的黄金和科特迪瓦的象牙,因此,加纳和科特迪瓦也被称为“黄金海岸”和“象牙海岸”。直到1472年,“葡萄牙人达·伽马率船队绕非洲航行时途经喀麦隆西海岸,船队成员登上了斐南多波岛(北奥科岛“Isle de Bioko”的旧称)” 。当时,葡萄牙水手航行至喀麦隆的一个港湾,即现在被称为“伍里河”的地方。他们捕捉到大量的小龙虾,误把它们当作对虾,于是命名该地区为 “Rio dos Camaroes”,意为“对虾之河”。后来,随着西方殖民列强的入侵,“Camaroes”演变为 Camarones(西班牙语)、Kamerun(德语)、Cameroun(法语)和Cameroons(英语),喀麦隆的名字由此得来。
1520年,葡萄牙人在喀麦隆建立甘蔗种植园,开始了能为他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奴隶贸易。17世纪早期他们失去了对奴隶贸易的掌控,由荷兰人取而代之。1807年,英国人宣布奴隶贸易非法并在1827年得到西班牙的准许后开始使用斐南多波岛作为基地,控制沿海海域。19世纪40年代,奴隶贸易被取缔,英国建立了许多受保护领地并逐渐定居到内陆。1884年,德国人将自己的受保护领地延伸到喀麦隆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英法联合行动,迫使德国退出喀麦隆。1919年,《伦敦宣言》将喀麦隆分割为英、法行政区。1922年,国际联盟授予法、英在喀麦隆的行政权。1946年,联合国对由7个会员国管理的11个托管领土实行国际监督,并确保管理国采取适当措施为托管领土的自治或独立做好准备。1960年,法国托管领土成为独立的“喀麦隆共和国”并加入联合国。1961年,英国托管领土的南部地区举行投票,要求加入“喀麦隆共和国”并改国名为“喀麦隆联邦共和国”,而北部地区则和尼日利亚统一。1972年,喀麦隆单一总统制政府建立。喀麦隆独立后的首任总统为阿赫马杜·阿希乔,直到1982年才辞职。随后,保罗·比亚继任总统至今。
2018年3月,保罗·比亚总统访问中国,并于同年9月参加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,再次与中国领导人会晤。这意味着自1971年3月26日中喀建交以后,两国关系步入了合作共赢、共同发展的新时代。中喀两国不断加强工业、农业、教育、旅游等领域的合作,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也为中喀语言和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。
如果到非洲游览,请勿忘记“小非洲”——喀麦隆。从热带雨林到热带稀树草原再到炎热干旱的萨赫勒地区,一路走来我们可以领略著名的喀麦隆山、萨纳加河、尼奥斯湖(三大杀人湖之一)、林贝黑沙滩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;瓦扎国家公园、贝努埃国家公园和克鲁普国家公园可以让我们零距离接触黑犀牛、非洲巨蛙等珍稀物种;俾格米部落、酋长宫殿、国中国——巴蒙王国、雕刻、典型茅屋建筑以及丰富多样的宗教仪式、民俗庆典等让我们体会到喀麦隆文化的魅力。当然也不要忘记曾经7次打入世界杯、被誉为“非洲雄狮”的喀麦隆足球队!